做工厂
过讲了,没什么能力,也没什么责任心,就是被骗去做的。药监罚完税务罚,税务罚完环保罚,环保罚完质监罚,那个活不是谁想做,想做就能做的,整天孙子似的迎接各路大神的视察,回想起来那段,忽然对加拿大政府的懒政好像没那么生气了[呲牙]
你应该佩服我那些做工厂坚持到现在的朋友,常常保持婴儿睡眠:睡一会哭一会,哭累了睡醒了接着哭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四川阆中金喜珠宝厂,女老板在外地打拼攒下资本回乡创业,最后落得工厂被强拆,打赢了初审再审两轮官司最后却落得血本无归的下场,自己说亏了两千万去无从赔偿。
另一个例子就是四川省安岳县养猪专业户的覆灭,第一年环保局要求上环保设施,养猪专业户纷纷按照环保局要求花大价钱建立了猪粪水处理设施,第二年环保政策更严,所有养猪场都环保不合格被强拆,这帮养猪专业户被团灭。
贵州桐梓县严查环保,机械加工厂废弃的切削液必须在当地高价处理,有重庆老板和重庆公司签切削液销售-回收协议降低成本,结果被罚到死,最后被狼狈逃回重庆。
重庆房地产行业和建筑行业有几个大老板跑到贵州投资,工程结束后被关在贵州监狱里。非法集资、拖欠农民工工资、安全生产不达标,涉黑。地头蛇手里工具多的是,总有一条适合你,不榨干你每一滴油绝不放你走。
西南地区除了老成都地区和老重庆市区以外,任何地方投资都有JQK的风险。
任何县级部门的权利都有可能会绞死你,土地规划、税务、环保、安监、消防、公安、居委会等稍有权力的部门都要伺候好。挣了钱以后就会有各种牛鬼蛇神找上门要钱吞你的公司,你最简单的人生安全都得不到保证。
在小地方没有很强的背景开公司的风险都很高,只要当地有权势的人看上你的企业你就完犊子了
一些地方穷只有他穷的道理的,不要站在大城市的土地上看小城市的法治。
https://m.mysmth.net/article/WorkLife/3230500
最近做一个河北省秦皇岛市制造企业EHS相关的项目,和他们公司的安全环保部门很熟。
据他们的负责人说,最近2年,政府的安全监管部门监察频次增加了2倍,不仅处罚金额翻倍。而且会列出很多整改项,必须请政府指定的环评机构测评通过才行,而那家环评机构的收费最近更是3年涨了4倍,每年对应这些都要花费上千万。据他说因为这两年政府财政紧张,都指望这些收入来发工资呢。
相比较,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这方面确实好很多。
1楼|TOMATOTINY|2023-10-21 19:10:30|只看此ID
就是在自媒体上看到的曝光,曝光又能怎么样呢?头条上每个普通人的账号天天都在曝光各种各样的事情,90%以上的就十几到几十阅读的流量,没啥用。
退一万步说,真引起注意的话,有证据吗?真有证据的话也就是道歉,开除临时工等字眼。当着记者采访的面硬说鼠头是鸭头的那位领导有处理吗?今天青岛啤酒事件也是,当着记者面说那张曝光图片是ps的图……
【 在 lyqm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真的假的?现在自媒体这么发达,没有看见曝光呢
https://m.mysmth.net/article/WorkLife/3420750?p=4
哈哈,我有不少坐律师的朋友。
对公检法,只能是呵呵呵。
最简单的,按照法律,律师可以辩护,可以调卷。
现实,呵呵呵呵。
特别是替挂了号的人辩论——难度非常大。这里的难道是指公检法依法办事的难度。
做点大案子,会发现,真的不是法律说了算,真的不是法治社会,真的都是听政府的,烦死了,还是干非诉爽,忽悠忽悠公司员工就行,轻松不动脑子
让下属询问几家外包公司,出价,然后参考出价和做方案,领导让自己亲近的关系公司以参考价进来。
所以,做的多了,很多外包公司知道是陪跑的,而且是免费陪跑的,都不来。
以前我们家开了个小门市。来了一大波收各种费用的人
垃圾费,门市门口装修准许费,防盗器费……平均200一个,具体交了几次不记得了……
有一次过路,看见一家新开的店被收变压器费,200。店主不交就被一个穿便服的老头堵门不准做生意……
真的是吃惊
https://m.mysmth.net/article/WorkLife/3061655?p=1
有时候你对乙方太客气,乙方就蹬鼻子上脸。以前有个工程队的小头头,我毕竟搞科研的出身,一直对他挺客气,他还来劲了,就要欺负你。后来我直接告诉他你算干啥的?你级别够和老子说话吗?以后不准你直接和我说事,让你上面的头头来见我。后来他们经理来找我说和,大家又笑哈哈了,但从此他就客气多了,双方配合也顺畅多了。
这个工程队后来磨合的还不错,合作了好几次。
【 在 angusta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上海人谈生意,都要摆个龙门阵,饭局上先确立好谁有什么大腿,然后后续项目才能顺利推进。
按你说,啥事都得乙方说了算?你们乙方这么牛逼?我接触的乙方多了去了,乙方最大的爱好,一是糊弄甲方,二是多找甲方要钱,都听乙方的,甲方能被骗成杀币。
搞工程的就是这样。一般来说工程师还有管理高层还能聊几句,下面的工头啥的都是泼皮居多,当然从对方角度出发,不是这种人也镇不住底下工人。工人你松一松,能给你把房子拆了。
甲方装逼遭雷劈了。你一甲方,给人家开会讨论产品问题,你明白人家产品架构是啥样吗?用了哪些技术?
说:开个会,让你们产品经理来,我们单位有一些新需求。
这个乙方有点傻,都是场面的事,让开会就开会呗,大不了派个不管事的来听着,然后说回去请示后答复,拖个一个月两个月的,不了了之。没啥地位的甲方要找个场面装逼,你配合得了!
一对不合格的甲方乙方,项目关系堪忧啊!
【 在 slowac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声明,我是站乙方的
: 单位同事想约乙方开发团队开个会,讨论产品问题
: 乙方说你写个问题列表出来,如果能文字回答就回答了
: ...................
不是正好,而是大部分搞这些的都会先试着欺负你一下,如果你好欺负,他就欺负你,你不好欺负,他就能和你正常沟通了。当然甲方一般也会试着欺负下乙方,道理是一样的。双方都会博弈一下。干这些哪有多少是小白兔的?
【 在 popzhy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你正好遇到了这样欺软怕硬的人。这些人你不来硬的就骑你头上了,对付这种人只能用权力去压制。
划重点:
1、慕思董事长王炳坤借鉴了曾经代理的多个家具品牌的营销套路,将慕思包装成来自法国的高端国际品牌。但实际上,慕思的海外收入占比非常低,常年在2%以下。
2、通过砸钱进行一系列的明星代言、综艺赞助,慕思成功树立起了高端品牌形象。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慕思的床垫产品以低成本卖出了高价,毛利率高达60%,远超同行。
3、今年上半年,慕思迎来了业绩变脸,营收和净利双降,目前股价也已破发。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或许将不再为慕思打造的营销泡沫买单。
提到慕思,很多人会联想到其广告中的洋老头形象,进而认为其是来自国外的家具大品牌。
通常采购主管定期就要更换的,有回扣也算正常,不过分老板一般是睁一眼闭一眼,十年以上的我真没见过,因为吃饭被开的也没见过,更没见过在公司水房谈判有什么可值得夸耀的事情,要么故事编的,要么老板格局就不大,理论上企业都生存十年以上了,脉络也算打开了,即使想开人用这么蹩脚的理由我也是醉了。半导体行业的采购最多三年换一次。
这要看老板以前怎么约定的。如果老板不允许采购主管,和供应商有任何私下接触,那老板就没错。在德国,一个工程监理,吸了开发商一根烟,就被解雇了
德国一个工厂高压阀门二十万,寿命二小时,中国仿造品二万,寿命四小时,是德国工厂造不出来?当然不是,因为他们当时是垄断者,只有他们造的出来,他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那些必须使用这阀门的顾客反而得求着他们,看起来熟悉吗?没错,苹果还在玩这套,那些已经完全依赖苹果生态系统的用户,只能选择苹果,结果呢?苹果现在连充电器都不给了。中国仿出来了,他们就立不住了,再者外国佬口口声声尊重版权,笑话,商人都是逐利的。你觉得他们买中国这个还是德国那个?于是德国那个厂就倒闭了,他一个小厂二十人,一个阀门利润十多万,每年卖十个,工人的高福利待遇不是轻轻松松?整个都是高福利社会,阀门降价了,高福利维持不了,不倒闭才怪。 // @伊人念君否:中国仿造业 很多都仿的比正品还特么好 后来好多仿造业把正规公司都收购了 就因为正品没有仿的好[滑稽]
各省经销代理--串货
« on: August 26, 2022, 11:43:08 am »
Quote
Modify
Remove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videolanding?nid=sv_4003453950737927320&sourceFrom=share
男子拆开一箱青岛啤酒,发现酒盖印刷全部被打磨,网友:串货酒
这叫串货。比如同样货是销往山西60/件(瓶盖上有山西专用编码),但同样货销往河北63/件(瓶盖上有专用河北编号),销往内蒙是58/件,河北的经销商或从事酒水批发的,不可能老实的进厂家货,必须跨区进货,但厂家也不傻,凡发现跨省销售的,发现一起,罚5万起,所以串货、举报、反举报、经销和零售勾结污陷邻近经销商,几乎每周都在上演~
打串码的不是说销售日期,他是跨区销售
跨区域销售,低价倾销,褥厂家超配额销售奖金
dq0417dq
串货的意义是什么?不同的地区拿货价不一样吗?能差到超过运费吗
08-24 16:31
举报
回复
10
木户直人7Y
呵呵,你问问做酒水的(中低端的,快销型的)一件能挣多少钱?说不定利润都没运费高,甚至贴钱卖,完成任务挣返点,但是量大~
18小时前
回复
赞
来自雨山湖俏丽的扶桑花
纯甄,金典这样的牛奶窜货240-260一大箱,本地货至少卖55才能挣钱,外地货50就能卖,作为消费者你愿意多掏钱买一样的东西?多花钱不说,还被当冤大头
08-25 06:09
回复
2
指尖上的温柔57
雪花天然100我们这正品45一箱 串货35一箱 这就是差距
08-24 23:01
回复
3
便利店o
去年南京雪花500的12瓶装清爽22/合肥3一件。我一个普通便利店夏天3/500件没问题。问题是我零售利润还没区域差价多
08-24 21:51
回复
赞
scj98765
各地区都有销售任务,完成任务有奖励和报销各种费用,经销商为完成任务把货低价倾销到其他地区,厂家是不允许这样做的,发给各经销商的货都有单独的代码,被擦掉的就是这个。
08-24 21:37
回复
1
风无形心无念
好像不窜货酒没运费一样 运费一样价格 按都按吨位算的 这种大瓶产品能差个三四块有些活动酒和大合同酒差价将近小十块 高端产品吓死你 某威嵌体罐本地和外地一件差25 这还不是最便宜的包大量合同出来的产品 这行水很深 一般人根本不懂 一个科罗娜行货和大贸货都很多种
08-24 20:43
回复
1
来自桃花山有魅力的兔八哥
看你就是没做个生意的
08-24 19:17
回复
赞
念永恒发展
市区跟下县城能差3到5块钱。一车2800件你们算算差多少钱啊
08-24 18:16
回复
1
文萱lyx
意义就是价格不一样,每个销售区域促销政策不一样或者某个经销商为了拿政策和返利会签个远高于自己销售能力的大合同,然后让一点利润给外区域同行一起完成任务。
作为业务,我告诉你们哈,我们对窜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的货只要不窜到我的区域,我无所谓。或者说我的任务完成的差不多了,你窜到我的区域也没事 有能力的都往别处窜,没能力的只能看着别人窜 做快销的都知道,所有商品都面临这个问题,所以不要见怪不怪。窜货的根本原因:有价格差和压任务 所以代理商都是将利益最大化
一箱青岛纯生啤酒,串货的50多一箱,自己区域的80多 所以很多店都卖两种,你要喝就喝串货的,很实惠,就是箱子破了(箱子上又区域码)你要送人,就买本区域的,好箱子。
不能统一价格,就会一直出现串货。下县跟市区最少一件差3块钱,地区不同价格也不同有的差5块钱,一车啤酒2780件。。。。你们算算差多少钱。有的地方三天就出一车啤酒。。。。。
串货无遗,我亲戚家就是做酒水批发,华东的酒没多少货,被抓了罚款五六万
意义就是价格不一样,每个销售区域促销政策不一样或者某个经销商为了拿政策和返利会签个远高于自己销售能力的大合同,然后让一点利润给外区域同行一起完成任务。 // @dq0417dq : 串货的意义是什么?不同的地区拿货价不一样吗?能差到超过运费吗
脱钩,身边的例子
1,被老美制裁的公司的产品,还在用,但是,能不用就不用了;
2,被制裁的公司,有一些已经完全切割,但是,即便如此,这些供应商,也是能不用就不用了。
3,海外其他客户的需求,已经有一些要求分出中国供应商和非中国供应商,有些要求只用或者尽量用非中国供应商,所以,也在相应调整。
4,用人,已向海外倾斜。
5,在认证海外的供应商。
6,精简国内供应商,小的都不用了,大的保留1-2个。
7,一些非生产职能,也在海外找备份。
8,最近,传出准备出售国内的工厂。
当然,和国内还有很深的连结,10年之内转移完就算不错了。如果大势不变,还是愿意继续做生意的。
最后,脱钩是10-20年的准备,一直在推进。
--
53楼|agui099|2023-12-13 08:59:05|只看此ID
国内也是,能不用进口的肯定不用,这都是互相的
【 在 piaoraner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我说的是外资的反应,不是内资。
48楼|HANNING|2023-12-12 23:41:20|只看此ID
我们20年就开始了,国企甲方要求的,不能用含美芯片。
开始我们也觉得麻烦,稳定供货的产品不想换,但是胳膊抗不过大腿。
其实最后也就多用了半年时间,都切换到国产了。
现在也就是研发样品阶段用进口的,小批量试产更换国产芯片。
13楼|lewor|2023-12-12 08:44:35|只看此ID
啥叫“一样”呢?我弟全家之前向往西方,高考完就去了加拿大读大学,毕业后留当地工作,自己做生意,前阵子回来骂骂咧咧说这两年物价暴涨、治安也很差,零元购和抢击案害得他陆陆续续有半年不能开店。
现在每年倒有几个月时间跑广州,逐步把生意转回来。
这还是地广人稀,物产丰富的加拿大。
https://m.newsmth.net/article/WorkLife/3458271?p=2
Previous page: 海航信托--城投债的问题。---》定期存款、国债、逆回购,其他都是骗局
Next page: 商业活动价格